延續去年,本會今年持續辦理性平種籽師資培訓,以113年的內容為基礎,推出更進階、更多元、更實用的演講實務技巧,增加學員實務面的技能。課程內容包含:
「演講狀況百百種,應對技巧這裡有」
「繪本桌遊來助陣,學員聽得更起勁」
「講台技巧學起來,舞台魅力馬上來」
「活動錦囊帶著走,讓你演講更上手」
第四堂:活動錦囊帶著走,讓你演講更上手
第四堂邀請講師吳湘穎來教導學員如何在活動中利用舞蹈或手作來讓長輩更融入。講師將技巧分為三大部份:
一、說:要說長輩聽得懂的語言。若台語不流暢,可以學幾句台語的稱讚詞隨時使用)。另外也要留意語速、音量,用語要簡單易懂,並且最好可以重複說兩三次,因為很多長輩聽力不好,當然也可以再用肢體語言、小幫手、眼神交流來讓長輩知道現在講師要做什麼。
二、做:若有安排手作,要盡可能讓學員有記憶點,所以要與主題有所連結,這樣學員才能印象深刻,並且記得講師說過的話。若要發材料,盡可能分配好一組一組的份量,而不是請長輩到台上來清點數量拿回桌上。另外,步驟也要清楚明暸,重點重複說,不要有贅詞。若有一些特殊狀況,也可以請較進入狀況的學員擔任小幫手,但是要先好好觀察才指定,不要隨機指定,同時也要適時公開稱讚並感謝小幫手。還有一個小撇步是:下課前先宣布待會的活動,並且展示出成品與材料,讓他們下課後會期待回來上課。
三、動:須安排坐、立皆宜的活動。務必要動作示範,而且要拆解影片中的各個動作,然後命名簡單的口訣讓學員聯想,這樣他們才跟得上。最後,即使學員的動作不到位,講師也要鼓勵,這樣他就會覺得被看到被關注,就會更賣力。
若有學員日後想要多設計帶動跳與手作的活動,講師也跟學員分享可以如何搜尋資源,才能找到適合的教學影片,像是帶動跳可以輸入「長輩、長照、銀髮、復健」等關鍵字;手作則可以輸入「幼兒、創意DIY、環保、老幼共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