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恢復單身了——結束婚姻前該有哪些法律上的準備?】實務工作坊 #活動紀錄

【要恢復單身了——結束婚姻前該有哪些法律上的準備?】實務工作坊

#活動紀錄

我們常常接到民眾打來問:「我要離婚,想諮詢法律上要怎麼處理?」

然而,每個人狀況不一樣,有些需要處理共有財產、債務,有些牽扯到未成年小孩,有些則可能有家暴或外遇狀況,總之需要留意的面向很多。為了讓民眾了解婚姻中的權利義務,以及婚前協議可以如何撰寫,本會邀請林侑靜律師來帶領該場工作坊。

律師從離婚的方式介紹起,包含協議離婚與訴訟離婚。前者為雙方自行協議,若協議不成,則走訴訟離婚。訴訟離婚的大致流程為:起訴→調解→準備程序→審理→判決→確定。

若採訴訟離婚,過程中也需要提出各種證據。律師接著讓大家當「蒐證調查員」,幫範例中的主角蒐證。學員們絞盡腦汁,幫懷疑伴侶出軌的主角們想出很多方法。不過要注意的是,有些蒐證手法並不合法,像是非法錄音、偷拍、侵入對方住處或帳號等。萬一有家暴情況,也要盡可能蒐證,例如驗傷、醫學鑑定、醫生證明、受暴現場照片、與親友傾訴的對話紀錄、親友或鄰居證人等,只要是能證明受暴事實,都盡可能蒐集起來。這部份律師也提供了一些範例,讓學員們分組討論如何幫助受暴者蒐證。

接著來到未成年子女監護權,包含單獨監護與共同監護。這個部份要留意的是,法院的判斷標準有許多面向,並且會以兒童最佳利益為考量,若有意要爭取監護權的話,也需要在各方面提出證據證明,才能說服法官自己能給孩子最好的。另外,律師也提醒學員,不宜逼迫孩子選邊站,這樣可能讓孩子受到負面影響。若是雙方都能採取「合作父母」的方式,離婚後盡可能以持續合作的方式教養孩子,對孩子也比較好。

至於未成年子女扶養費,雙方可以自行協議決定。若交由法院判決,一般會先參考政府公告的平均每人月消費支出,再根據雙方的經濟能力、照顧狀況等來調整。贍養費的話,實務上很少人能爭取到這個項目,因為法規本身訂定的門檻就很難達到。

最後則是剩餘財產分配。伴侶間若是沒有特別指定,一般都是法定財產制。法定財產制若要計算,就牽涉到婚前財產與婚後財產。離婚時,財產較少的一方有權請求對方支付差額一半(但有時效,為自離婚日起2年內提起)。律師也設計了範例讓學員們練習如何計算。

學員分組討論的過程中,除了能透過腦力激盪讓自己學習以外,也能聽到其他學員的想法或經驗,並作為借鑑。這樣的實作與經驗交流對學員們都相當有幫助!

不過,有些案子還是有其複雜之處,若基本概念無法解決自身遇到的問題,建議還是向律師詢問。本會提供免費法律諮詢服務,若有需求,歡迎來電預約(07-5500522)。